餘灶興說,縣裡建立“合作社、魚農、電商”訂單產銷模式,合作社統一采購魚苗,規范管理,保證魚出售時在泉水中養滿兩年;用專用氧氣袋密封,泉水魚銷往外地,至少能存活3天。

“這魚喝的是附近新安江源頭流下的清泉水,吃的是自傢青菜葉。”老張說著,把昨兒個吃剩的魚肉往墻上一甩,立時就黏住瞭。“肉緊,刺少,鈣、鐵、硒等都比飼料喂養的高得多!”

“高山泉水魚,不來條嘗實木餐桌工廠|實木餐桌訂製工廠嘗?”漁傢樂老板張裕亮老遠就打招呼。

目前全村503戶村民,已建100多口魚池,開瞭6傢漁傢樂,戶均增收約4000元。

慢慢地,村子美瞭,對水質要求極高的石斑魚又回來瞭,最近幾年泉水養魚又在當地盛行:貧困戶免費建魚池,送魚苗,一般有發展意願的村民,新建一口魚池,政府每平方米補助240元。

患有聾啞癥,外出打工沒人要,彼時,村民胡國華隻能守著自傢的一點茶園,指望著低保度日。埋頭砍樹,一年忙到頭,掙不到3000塊錢,村民餘錦霖的父輩不得不帶著他背井離鄉,外出討生活。

安徽省黃山市休寧縣汪村鎮的田裡村,地處“經連吳楚,緯接饒徽”的黃山餘脈東頭,四周重巒疊嶂,村民的夢想一度被大山阻隔。

“這傢基地的老板原先是砍伐大戶,這些年轉行養魚,一上來先搞的就是環保處理設備,生怕弄臟水質,砸瞭飯碗。”餘灶興介紹。(記者朱思雄孫振)

“‘八山一水一分田’,沒啥耕地,沒啥產業。”聽村民講,十幾年前,種茶砍樹就是他們的生計。“糞桶往門口一丟,要麼直接就在河裡洗。”在村委會主任張鐵山記憶裡,連年砍伐,水體破壞,山體滑坡一年比一年多。

“如今,可不能再老眼光看人呢!”汪村鎮黨委副書記餘灶興邊說邊指,把話題拽回到現在。順著老餘手指的方向看去,小源河穿村而過,一個個或圓或方的魚池沿河而建,活水進出,上百條烏黑的草魚在池子裡遊得正歡。

黃山市建設美麗鄉村:高山泉水清 草魚變“金魚”

“賣60多條魚,賺瞭8000多元!”胡國華一筆一畫認真寫下去年養魚的收入,沖著自傢魚池一個勁地豎大拇指,笑得格外燦爛。

看準鄉村旅遊商機,餘錦霖帶著父母回瞭村,辦起漁傢樂,“走走鄉間古道,掬一抔新安江的源頭水,再到小店夾幾筷子泉水魚,美著呢!”

先是從擇伐到全面禁伐,村裡的砍伐大戶紛紛轉瞭行;2012年起原木餐桌|原木餐桌推薦新安江流域生態補償機制在皖浙兩省試點,為保護源頭水質,縣裡推行農藥集中配送,用過的農藥瓶、袋子等統一回收;旱廁改造,村幹部挨傢挨戶動員,並在村裡新建瞭生態污水池、化糞池;垃圾治理,推開瞭“原木餐桌工廠|原木餐桌工廠推薦戶集中、村收集、鎮處理”模式……

張鐵山算著細賬,“以前是細水長流,不見魚遊,如今高山泉水清,草魚都變‘金魚’瞭!”

關鍵是發展的理念在變。行至村口一泉水魚養殖基地,現代化引水技術,串起十幾口魚塘,水的流速、流量經科學測定,能把塘底的沉淀物沖走。魚塘下遊建有專門的沉淀池,用於魚糞、雜物等的回收。

“別看就是一條魚,透著這裡的變遷!”一旁的餘灶興接過話茬,他介紹,據史料記載,泉水魚自古就遠近聞名,但前些年水體破壞,不少人傢的魚池都廢棄瞭。怎麼才能守住大自然的財富?當地開始瞭反思。


志願者精神早已融入唐山人的靈魂,並在傳承中被不斷賦予新的時代內涵,煥發出旺盛的生機與活力。新時代新唐山不斷開啟志願服務事業的新篇章,逐步打造出志願服務的“唐山樣本”。


近年來,慈溪著力挖掘社會志願服務新生力量,念好“建、推、搭”三字訣,發動新市民積極投身志願服務,壯大志願者群體隊伍,推進志願服務提檔升級。目前,慈溪新市民志願者超過7萬人次,16年一季度開展志願服務活動230餘次。
arrow
arrow

    slonurfdyr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